颗粒过滤效率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征说明
浏览次数:361更新日期:2022-04-12
颗粒过滤效率测试仪的工作原理:
1、气溶胶发生器发出的气溶胶在到达测试滤料之前需要经过两道处理:
a.通过与加热后的气体混合(对盐雾来讲)产生气溶胶盐颗粒。
b.通过静电中和器将气溶胶所带静电中和掉,此举作用在于减少颗粒损失和静电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气溶胶经过以上两道程序处理后,以一定流速(流量)到达测试滤料表面,开始测试程序,对过滤效率测试而言,测试时间很短暂,仅需几秒时间即可完成对一片滤料的测试。对于加载实验测试实验则相对较长,通过粒子计数器或激光散射光度计对滤料上下游气溶胶数量浓度或质量浓度进行测量,并计算过滤效率,同时通过压差传感器对滤料两侧压降进行监测。
颗粒过滤效率测试仪的技术特征:
采用冷发生气溶胶发生器产生出连续稳定的气溶胶粒子,加注溶液方便。
全程颗粒物防泄漏设计,保护实验人员安全。
气溶胶发生器:可发生盐性颗粒物和油性颗粒物气溶胶。
配有气溶胶颗粒物静电荷中和装置。
气动夹具并配有保护装置,使用安全方便。
配置玻璃转子流量计、真空泵、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
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试验过程,自动采集数据,配置电脑和测试软件。
计算机自动测试气体浓度,自动计算过滤效率;可保存、输出、查询、打印数据。
电脑软件控制,拓展性强。